Environ. Sci. & Technol. |脂质体分析耦合数字病理学...

2023年7月,孙凯伦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被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接收发表。 详细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利用生物炭作...

2023年06月,方书伟硕士的论文被Journal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接收发表。 详细

Chemosphere|生物炭作为电子穿梭体促进土壤中Cr(VI)的...

2023年03月,任佳硕士的论文被Chemosphere接收发表 详细

新闻通告
新闻通告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通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鹏教授做客环境讲坛 2023-07-11

6月7日下午,应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仇浩教授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张鹏做客第142期环境论坛,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为交大学子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报告,题为“纳米材料的环境行为及应用”。此次报告由仇浩主持。


人工纳米材料的环境行为及其风险评估是实现纳米科技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前提。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活性,在进入环境后,伴随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转化过程会导致其原有的物化性质发生改变,这些过程共同决定了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因此,了解纳米材料环境及生物转化过程是深入解析其生物学效应的前提。此外,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纳米肥料和纳米农药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本次报告中,张鹏教授主要就纳米材料的环境行为及其对农业应用的影响做了详细的介绍,涵盖纳米材料的毒性机理、纳米材料穿破血脑屏障的环境过程及形态转化等。在所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张鹏教授团队还引入了机械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概念,以期实现农业环境大背景下纳米材料污染状况的定量预测。



交流讨论:

讨论环节中,与会师生就“纳米材料如何跨越生物屏障”以及“纳米材料跨越生物屏障的粒径阈值”进行了探讨。小到纳米大到微米尺度大纳米材料都能跨越生物屏障,而具体阈值则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性质。毒性大的纳米颗粒在跨越屏障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而毒性较小的CeO2纳米颗粒并不会对细胞损伤造成损害,只能通过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


报告人简介:

张鹏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污染物环境行为与毒理、纳米材料的环境与农业应用。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先后任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英国伯明翰大学地球,地理与环境科学系资深研究员德国弗莱堡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曾获2022年美国化学会James J Morgan Award中国核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入选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青年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曾先后获玛丽居里独立学者和高级学者基金。在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Plants,Nature Protocols,PNAS,ES&T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担任Frontiersin Toxicology副主编及包括The Innovation、Review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等在内的6个期刊编委;担任英国牛顿基金受邀评审专家、美国毒理学会正式会员。

版权所有@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团队  沪交ICP备20180001